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常人网

查看: 1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场攻略] 跨国巨头靠招聘在全球拉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0: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些在国外寻求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需要小心了:不要因为拉关系使得自己卷入行贿调查。”《华尔街日报》日前这样提醒跨国巨头谨防在国外聘用人脉广泛的官员亲属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过,对于这类“关系招聘”,美欧等国相关监察部门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众多案件都以跨国公司缴纳和解金作为终点。实际上,跨国公司向全球伸展触角时,聘用有丰富“人脉资源”的官员子女已经是通行做法。从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的儿子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弟弟以及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都曾就职于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不少媒体认为,聘用官员子女从法律上来讲不是犯罪,除非一些幕后行为明确触犯了某些法律。但这类行为给各国老百姓的感受差异太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聘用官员子女即使合法也会被老百姓骂。

西方金融巨头属“关系密集型”

“西方公司一直试图从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近些年快速增长的财富中分得一杯羹。有些公司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如葛兰素史克公司,其员工承认通过贿赂医生来增加药品销售。现在人们的焦点开始转移到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身上。”美国《纽约时报》称,不久前美国证交会开始调查某投资银行聘用国外官员子女是否存在贿赂嫌疑,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不过,与一些跨国医药巨头证据确凿的贿赂丑闻不同,美欧金融巨头的做法虽然受到一些质疑,但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学者,都显得“温情脉脉”。路透社称,全世界的银行都愿意招聘有政府关系的人,在政府在商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尤其如此。但现在这样行为开始面临潜在的法律责任。这始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反贪腐部门对投资银行是否以聘请外国官员子女的方式来赢得巨额商业利益进行调查。报道称,美国法律并不禁止雇用有官员背景的人,但是如果雇用目的是为了从其亲属处赢得业务,则有可能被当作“贿赂”对待。实际上,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瑞士信贷、高盛和麦格理银行等华尔街巨头和西方跨国金融公司在许多国家都雇用所在国官员子女。不过,一个在香港的美国银行业高管表示,华尔街银行聘用这些精英的子女,除了家庭背景以外,还有商学院的文凭。这些孩子都受过良好教育,如果哈佛商学院或者斯坦福大学录用了这些有影响力的人,那么银行将他们招聘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美国彭博社的《商业周刊》称,雇用有良好关系网的人,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国外做生意的标准方式,而这些有良好关系网的人往往是官员的亲戚。既然已经是一个公认的生存之道,要想证明公司和外国官员之间的酬谢关系很难。

一名了解西方金融界的分析人士称,这些投行里都塞满了各国“官二代”和“富二代”,谁让这个行业天然就是“关系密集型”的。该人士称,实际上,美国证交会的调查往往是在收到举报(来自“深喉”或对手)后,才去调查相关交易的合法性。因为这样做可能伤害其他公司的利益,损害市场的公平。他说,涉及违法行为的是投资银行利用雇用外国官员子女而不正当地获得项目,但证明“不正当”这一点需要足够的证据,还需要证明雇用官员子女和非法获得项目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并不容易,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聘用官员子女算犯罪吗”

“聘用官员子女算犯罪吗?”《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称,雇用官员亲属是由来已久的做法,不光是发展中国家,在美国也是如此。雇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广泛的经验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并不一定涉及特定的交换条件。文章称,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之子贾迈勒曾供职于现在的美国银行的前身;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和表亲乔治·沃克尔曾供职于雷曼兄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也曾经就职于一家对冲基金。

实际上,在美国,因雇用外国官员的亲属而被追究责任的公司并不多,仅有包括美国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和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等少数公司。泰森食品公司曾招聘墨西哥政府两名高级兽医主管的直系亲属和配偶,并向对方支付10万美元薪酬而受到美国证交会的调查。戴姆勒公司及其子公司则被指自2000年以来10年内,在埃及、塞尔维亚、希腊、印尼等国采用雇用官员直系亲属等变相贿赂手段。戴姆勒和泰森食品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与美国证交会达成和解。

不少西方媒体对本国金融巨头的这种行为“表示理解”,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行为却遭到普遍指责。俄罗斯marker网站题为“跨国公司采用新的国际贿赂方式”的文章称,一些跨国公司近来向俄国有公司官员采用新型方法进行贿赂,如让官员子女在该公司就业以换取大型合同。采用这种方法让相关部门调查贿赂变得异常困难。即使受到调查时,这些跨国公司大都采取支付罚款的方式来了结案件,使人们很难知道事实真相。

俄罗斯《报纸报》引述一些网民的话称,这种现象在俄和中亚许多国家存在。网民Ermek称:“在中亚国家这种现象十分严重,议员和部长们的亲属许多都被安排在该国油气领域投资的外国公司。他们不用上班就可以领工资。在俄罗斯类似现象也不罕见,一些官员的孩子除了在大型国有公司工作外,有的还在俄境内大型跨国公司中工作。”另一名网民表示,无论是否有贿赂,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种严重腐败。

日本防官员子女被“腐蚀”

实际上,西方也认可“关系”,只不过它们更多将此称之为“人脉资源”。《纽约时报》称,在美国,人们也注意到一些具有政治敏感度的公司职位被美国政客的子女包揽。即便是子女没有牵扯进来,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旋转门也在对一些人为什么被录用提出大大的问号。美国证交会前负责人夏皮罗最近加入某金融集团,这一公司聘用了很多前监察者来应对监管。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如果监管人员真的要监管企业为什么做出这类招聘决定,他们很可能得把审查延续到华盛顿特区。

在日本,官员子女进入政坛的较多,但企业雇用官员子女的并不太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客子女要想当高级官员,大多需要经过选举,过程相对透明。与此相反,日本大企业招聘都是企业内部的事,企业要是招官员子女到自己公司,特别是就任较高层的职位,一般都特别谨慎。公司担心媒体对此事的过分解读会给企业声誉带来损害。不过,许多日本企业在国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却普遍采用这种招聘外国官员家属的办法来得到项目。

对于日本企业在本国和外国的不同表现,日本关西一位经济学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和各国商业环境等大不相同有关。冒昧地说,一些国家现在对企业,特别是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不够细致,有很多漏洞存在。而商人们都是寻找各种机会盈利的,自然会去钻法律空子,这种做法应当受到谴责。”这名教授称,日本政府也担心官员子女被外国企业雇用后受到“腐蚀”,让日本利益受损,因此对此制定了不少规定。他说,日本政府对于担任重要职务官员的子女、亲人的就职情况,都进行登记和追踪,这些人的收入也受到国税局等多部门严格监管,跨国企业利用日本官员子女获取国家和商业情报或在政府项目中标都较难。

华尔街“旋转门”转向全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公司的这种“关系招聘”其实是一种常态,有其行业和文化背景。中国传统上讲究任人唯德唯贤,这没有错,但是跨国公司还要求任人唯通,就是各方面都通晓,特别是要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这是非常重要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各个国家打开市场,其中一半就是因为用人成功。

刘志勤称,对于一些官员子女进入跨国公司工作,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有不少争论,这很正常。在发达国家,民众对本国的法制监督比较相信,所以对这种现象并不在意。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民众对本国的监督和法律体系本身就存在一些不满,所以对这种任用现象有一种怀疑的心理。他认为,其实人们担心的是“权钱结合”,只有杜绝暗箱操作,避免因为私人关系而获得利益输送,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建立一个健康的商业环境。

美国财经网站minyanville称,最近几十年,随着进出的人越来越多,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再到世界各国首都的“旋转门”越转越快。华尔街金融巨头向全球伸出触角,在这些公司入职培训的时候,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汇聚有华尔街高管、体育文化界传奇人物、华盛顿政要的子女及家属,还有来自其他国家官员和企业家的子女。简而言之,华尔街不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编织网络的平台,而且成为很多人运用国家、国际关系来赚钱的方式。这篇文章称,如果人们再往远处看,就会发现,这在华尔街并不是特例,也不是新闻。人们会对华尔街纵横交织的网络惊叹不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常人(常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03978号-1  

GMT+8, 2024-6-13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