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常人网

查看: 10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粤首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惠州审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23: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粤首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惠州审结
重拳治欠薪新范本拒付五千元拟可定罪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广东省首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惠州审结完毕。惠州市惠阳区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杨某均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
    去年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出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引起社会广泛反响,被认为是惩治欠薪恶行的“尚方宝剑”。但由于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出台,各地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惩治欠薪行为的案例还不多见。
    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惠州首例判决案例出台,为广东运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打击恶意欠薪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
    日前,人社部与最高法在粤联合调研制定司法解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成立条件拟定为欠单个劳动者薪金5000到3万元以上。省劳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旦定在上述数额,将对企业“欠薪”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与此同时,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组成的调研组来粤调研制定《刑法修正案(八)》司法解释,新规落地有望在近期破冰。
●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通讯员 粤仁宣
案件剖析
    惠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源于一场建筑工程纠纷。
    去年3月,重庆人杨某均与项目承包商林某签订协议,承揽惠州南站附近某路基工程,工程款为8万余元。双方约定:施工期间先付七成,另外三成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才支付。
    协议签订后,杨某均以每月4000元工资雇佣25名工人进行施工,期间,林某支付了工程款6.9万元。但此时,杨某均并未将此款作为工资发放给工人。
    去年6月,杨某均鼓动工人,带着一份捏造的总计35.7万元的工资表前往工程项目部索要工资。随后,杨某均手机关机,不见踪影。
    一桩涉及25名工人、总计10万余元工资的劳动纠纷事件就此产生。
    12天后,杨某均在深圳被民警抓获归案。如何审判杨某均成为摆在当地劳动部门和法院面前的问题。
    9月底,惠州市惠阳区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杨某均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条。
    “到底多少钱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没有明确的判例和司法解释之前,劳动部门很难执行。”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惠州首例判决案例出台,为广东运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打击恶意欠薪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
●            惠州欠薪案是一桩典型的建筑领域逃匿欠薪案例,建筑行业一直是欠薪逃匿的高危区。
记者了解到,珠三角各地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涉及建筑工程款问题。例如,珠海全市120万劳动用工中,只有5万余人从事建筑施工,但引起的社会矛盾却占40%以上。
    该市建筑领域农民工近九成掌握在包工头手中,采取逐级分包的形式。“经过层层转包,最后一级包工头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拖欠工程款或者发生质量纠纷时,包工头往往煽动闹事。”珠海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筑行业存在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纠纷增多的可能性,已经引起各地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来到广东惠州、佛山等地,就出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解释进行联合调研。
    记者获悉,调研征求意见稿对执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成立条件进行具体界定,其中,拟对“数额较大”细化为:拒不支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在5000-3万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多个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累计在5万至30万元以上的。各地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标准。
    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上述负责人表示,若拖欠单个劳动者报酬5000元以上就开罚,威慑力将会相当大。
    ■珠三角欠薪现状调查
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下,“欠薪”再次成为ZF和社会关心的热点。
上月中下旬,南方日报记者跟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八市开展“企业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类似检查一般安排在岁末进行,今年提前检查意在做足预案,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的监督检查。
    记者对珠三角多个地市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招工难推动企业改善劳动待遇,劳资纠纷的数量呈减少趋势,但与此同时,经营困难造成的工资拖欠纠纷正在一些企业抬头。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省劳动监察机构所查处的工资支付案件呈现“四下降”:受理案件同比下降7.8%,处理因企业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2.19%,因欠薪逃匿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15.82%,欠薪金额同比下降25.5%。
    对此,惠州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今年节后缺工明显,中小企业为了留住工人,大部分都能及时发放工资,欠薪情况比往年有一定程度减少。
    “但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很大,部分行业和企业,尤其是珠三角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从而造成欠薪或出现欠薪苗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级纪检监察专员朱德良说。
    经济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正在对工厂经营和工人工作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在深圳一家国有大型电子设备制造工厂,记者了解到,由于国际需求不景气,该工厂订单不稳定,开工不足,加上原材料价格攀升、东南亚等地劳动力竞争等,企业今年的日子不好过。
    由于订单不稳,该工厂一些部门的工人只能四班三倒,轮流休息。“这样就保住了基本待遇”,该负责人无奈地说。
    订单不足导致的收入减少,是对工人形成的第一波冲击。更为严重的是,有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发不出工资,这是造成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
    今年7月,深圳市伟特电子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劳资纠纷事件。由于经营问题,工厂进行调整,工资发放拖欠了3天,酿成劳资冲突,“企业员工对此意见很大”。
    伟特电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则表示,今年经济形势一反常态,生产的手机及芯片产品销路不佳,工厂开工不足,使得员工的流失率不断上升。
    在该公司办公区域,记者留意到,公告栏张贴了一张关于工资推迟发放的通知,落款在10月底。张经理解释说,推迟发放薪水的原因是下游客户的货款还没落实。
    据了解,作为一家典型的电子类制造业企业,该公司流动资金大部分放在原材料上,70%以上的电路板等原材料都需要现金购买,总金额高达数千万;而另一方面,公司卖出的产品都是赊账销售。这一经营模式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要求很高,一旦出现较大的波动,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目前,深圳市劳动监察部门已经将该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单位。
    ■正面案例
    东莞一公司连续8个月没有订单,但老板每月自掏腰包40多万元照发工资。
    记者来到位于东莞沙田镇的庞思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时,公司刚刚接到新订单不久,车间整洁有序,工人正在熟练地进行操作。“今年前8个月,工厂都没有订单,就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培训,对宿舍等内部设施进行了装修。”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
    去年年初,与不少制造业中小企业相同,庞思公司遭遇订单减少的难题,而且一下子就是连续8个月不开锅。但与很多老板的做法不同,工厂113个工人没有因此打包回家,而是照样领工资,利用这段清闲的时间培训技术和进行内部装修。
    据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厂每个月的工资总额有40多万元,停工的8个月以来都是照发不误,累计达320多万。加上各种运行经费,8个月间为维持工厂运转,共花费800多万元的成本。“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不是说有了订单,就一定会有人做。”该负责人表示。
    庞思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已经在东莞购地落户近三十年,主要生产大型表面工程设备。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工厂就开始“养人”。“工厂与工人不能只同甘不共苦,让工人走了,工厂就没了信誉。”工厂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常人(常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03978号-1  

GMT+8, 2024-6-1 20: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