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常人网

查看: 6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亮还是故乡的圆“外归族”职场生存调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2: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时光无念 于 2012-3-2 12:33 编辑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春节过后,首府的人才招聘市场便出现了异常火爆的景象,供求双方都是抖擞精神,拼尽全力,以使自己的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这其中,一部分人的出现,使得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项,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招聘市场的供需矛盾。这一部分人,普遍都是以前在外地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而返回了家乡内蒙古,并且成为人才招聘市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有别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海归族”,我们姑且称其为“外归族”。我们来看看“外归族”们是如何在家乡重新开始其职场生涯—— “月是故乡圆”,这话没错

  随着全国性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职场竞争环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并且由于人才过剩所造成的薪酬待遇普遍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外归族”选择了回乡。

  70后的曹自力,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土生土长的呼市人。几年前,曹自力放弃了在首府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的工作,前往北京发展,一走就是6年。在此期间,他先后在数家公司从事文案策划工作。工作倒是顺利,但生存环境却始终无法令他感到满意。用小曹自己的话说:“前前后后一共搬过15次家,什么地下室、楼梯间全都住过。平常上班,每天都要坐地铁、公交车,还要倒车,快了要一个小时左右,要是碰上堵车这种事儿,两小时能到单位都算是快的。”

  最不能令人满意的是,由于人才过剩,曹自力的经济收入始终不高,用那点儿钱对付飞涨的物价和在京的租房费、交通费,让肩负养家糊口重担的曹自力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如今,回到了家乡的曹自力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称心的工作,不仅收入不低,而且吃、住在自己家里,每天上班步行还不到20分钟。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家人了。在曹自力的脸上,明显洋溢着惬意和满足。他感慨地说:“月是故乡圆,这话一点儿没错。” 家庭和孩子是他们的寄托

  目前在一家杂志社从事电脑排版工作的赵娜,和丈夫都是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人。几年前,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前往上海打工。两年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赵娜回忆说:“当时,我们俩人都挺纠结。上海那边机会多,收入高。俩人好好努努力,也能在上海周边地区交得起一套房子的首付。但是,孩子在上海一出生,这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现实了。”

  如果一个人上班,而另一个人在家全职带孩子,显然交不起那么高的月供。但孩子那么小,没人带又完全不可能。另外,也曾经尝试劝说父母去上海帮着带孩子,但双方的父母表示,都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万般无奈,赵娜与丈夫带着孩子返回内蒙古。两口子先是在呼市按揭买了一套房子。但问题依然如故,呼市的收入水平,显然没有上海高,一个人工作,另一个人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同样不现实。最终,孩子被赵娜的公婆带回了瞪口县老家。

  如今,赵娜每天起早贪黑,从位于东二环的家跑到金川开发区的单位上班。

  她向记者坦言:离开上海时,她和丈夫都颇为犹豫了一阵子。心想:这辈子谋求大发展的愿望也许就此破灭了。如今,俩人对于事业方面的发展都看的没有那么重了。对他们而言,盼望着明年将孩子早日接到呼市来上幼儿园,也好让一家三口真正地像别人家一样,过天伦之乐的温馨生活,也就是最大的愿望了。 职场老手也要面对挑战

  相比起赵娜这两口子来说,同为80后的宋一夫,就没有这么多的牵挂和纠结了——他已经过了31岁生日,却连对象还没有。虽然年纪并不大,但宋一夫却早已成了职场“老油条”了。9年前,他前往四川成都,开始在一家广告公司跑业务,虽然收入也没高到哪儿去,但对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他来说,这已经就足够了。可能还是年轻的原因,他发现自己特别适应当地的气候、饮食习惯和人文环境,并且已经被深深地迷恋住了。

  正当宋一夫决定将来一定要在成都安家之际,家里传来了坏消息:远在家乡呼和浩特的母亲由于脑溢血导致偏瘫,彻底卧床不起。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宋一夫只能带着他对成都那种难以名状的眷恋,回到了呼市。接着,他受聘于一家广告公司,又干起了老本行。

  本以为凭自己在大城市的大广告公司从业多年的经历,应该会轻易拿下现在的工作。然而,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宋一夫现在所在的广告公司规模不大,业务也少得可怜,这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在成都,商机非常多,广告客户数量也极其庞大,他干起工作省心省力。然而,呼市的商机相对比较少。同时,成都那家广告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内部的管理和福利制度都已相当完善了。而反观现在这家广告公司,用他的话来说:“老板就是个二把刀,不懂装懂。一切问题都既没有长远规划,也谈不上短期目标。每天早晨起来,都是老板和员工们坐在办公室里聊半天,商量大家下一步该去干点儿啥。”

  对于自己的选择,宋一夫并不后悔,毕竟,父母把自己拉扯到这么大了,自己也该有所回报了。面对职场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新考验,宋一夫承认自己这个“老油条”有些玩不转了。

  他决定:下一步,一定要给自己充充电,不是靠着啥老经验来应付下去。

  我们祝宋一夫这样的“外归族”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开始自己全新的职场历程。同时,祝福所有的“外归族”能够尽快在家乡的职场中站稳脚跟,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能力,为自己和家庭创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2-3-3 16:12:0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在哪里起飞,就在哪里降落”是有科学道理的,房纸害死我们80后啊
板凳
发表于 2012-3-4 15:56:1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是要看哪个城市是否更适合个人生活和发展吧,但是发展和生活往往有时候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常人(常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03978号-1  

GMT+8, 2024-6-2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